金沙集团1862cc成色网讯:近日,按照《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度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陕西省学问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全省申报的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进行了遴选和答辩。经评审,我校设计艺术学院应一平教授《延安木刻民族化的审美效应研究》,刘静教授《黄河流域(晋陕段)非物质学问遗产花馍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研究》获批立项。
《延安木刻民族化的审美效应研究》,沿着新兴木刻运动和延安木刻运动传承与演进的历程,重点聚焦民族化审美效应的影响。从历史价值、学问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美育价值、地域价值六个维度展开,阐明延安木刻运动,丰富了红色美术造型的多元风格,拓展了艺术审美的不同样式,并以先进思想引领学问自觉、思想自由和艺术自为,为人民需要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精神赋能。木刻民族化审美探索,鲜明佐证中华民族学问自信与艺术自立,对于揭示艺术如何成为民族精神的载体、理解中华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学问自觉,以及推动当代学问建设和艺术创新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应一平,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院教授,教育部学位评审专家,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陕西图书馆学会理事、西安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大学、西北师大等讲席教授。出版专著三部,编著四部,发表论文166篇,居陕西图书馆学术平台个人排名第一。主持西安美院重点工程《中国历代绘画》,2009年获17届“金牛杯”铜奖。参与完成《中国书画文物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课题。参加《五星出东方》国际美术大展、“传承与创新--敦煌石窟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会议七次,举办讲座100场。
《黄河流域(晋陕段)非物质学问遗产花馍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研究》旨在从学问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黄河流域(晋陕段)花馍非物质学问遗产进行系统性的保护和创新性开发。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政策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挖掘和评估花馍学问的历史价值、社会功能和传承现状。研究涵盖了花馍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以及其在传统节日和人生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花馍学问在晋陕段的地理分布和社会功能。并且关注花馍学问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状况、面临挑战以及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旨在为这一非物质学问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进而推动黄河流域学问生态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刘静,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教授,硕士生导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教学名师,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研究生教指委委员,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中国)有限企业陕西非物质学问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联合会会员,陕西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包装技术协会会员。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9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各类荣誉20余项,引导学生获得各类奖项30余项,参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2项,《陕西民间美术与学问》获批陕西省教育厅线上特色课。